港科研发 | 温维佳教授团队发现石墨烯中的新机制,为量子计算等方面带来重大应用价值

香港科技大学MBA
2021-08-12 12:46 浏览量: 3547

石墨烯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被视为21世纪最高端的材料之一。作为现今世上最薄、强度最大、导热性能最强的超级材料,近年来成为量子科学家争相研究的 「宠儿」 。石墨烯是一种拓扑材料,其奇特性质,大多来源于其拓扑的 「狄拉克锥」 。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的温维佳教授吴肖肖博士表示,全球首次发现石墨烯等新材料中的 「第二类狄拉克锥」 的普适产生机制,并在声学实验中实现了该材料的许多奇特性质,改变了过往只能在苛刻条件下零星获得该材料的窘况。该机制的发现,将为现代电子通讯、量子计算、光学通信,甚至隔音减噪材料等方面带来重大应用价值

温维佳教授(右)和吴肖肖博士展示用于观测第二类狄拉克锥的打印材料实验样品。

电子「齐向前」效率更高

吴肖肖博士在白板上画出了石墨烯的结构,他称电子在石墨烯中传导的时候,速度和能量的关系就呈现一种交叉的形状,被称为狄拉克锥

一个石墨烯六角晶格结构中,六个格点即碳原子,里面含有电子,而电子在石墨烯中传导的时候,速度和能量的关系就呈现出图示形状,又称为「第一类狄拉克锥」,六个格点则有六个 「第一类狄拉克锥」(图左)。格点附近的放大图,也是「第一类狄拉克锥」的立体模型图(图右)。

声学已验证 操作性更强

内地产学研结合较成熟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10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学习时提到,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提高量子科技理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积极吸纳企业参与量子科技发展,引导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香港科大温维佳教授表示,香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是有困难的,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不过随着香港科大的广州校园将落成,他相信有了内地的依托,转化前景会更好。

香港科研体系相对成熟

温教授说,虽然香港的大学科学研究较为前沿,有相对成熟的体系,但市场上的投资科研的机构不多,因此不少教授都是去内地转化的。而温教授本身即将赴香港科大广州校园任功能枢纽署理院长,他透露,自己的团队成员都将一起赴广州做研究,未来计划在广州研发量子芯片,也看好今后香港科大研究在内地的转化前景。「始终内地市场较大,而且有个内地的校区,要与内地科学家合作也方便好多。」 他表示,香港的产学研结合一直是个问题,但近年来亦逐渐受业界重视,以后大学内教职员的评估机制,甚至也会因此调整。「比如说会纳入社会影响力一项,即该教职员的成果的转化情况。其实,转化很重要,如果你的东西做出来没有应用,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量子芯片更快更省电

温维佳教授将于明年九月赴香港科大广州校区出任功能枢纽署理院长,他透露,团队将赴广州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包括研发量子芯片。研发地点主要于新校区内的微纳中心,芯片大小料8英寸,尺寸为150纳米。「其实新的芯片以后它应该是一个多层芯片,而芯片之间的传输不需要靠物理的连线的传输。」问及为何近年业界皆在研发量子芯片,吴肖肖博士解释,量子芯片较现时的芯片而言更快更省电。他说,现在计算机里面的电路是模拟电路,模拟计算时只能用0和1两个态,但量子计算是用0和1的叠加,如此一来,涵盖的态的范围就大很多,意味着计算空间大很多,计算速度就快很多。「量子计算是呈指数增长的,即n的二次方例如2,4,8,以此类推;但传统计算就是普通地增长,例如2,3,4等等,增长速度就较慢。」吴博士续说,传统的模拟计算,其材料通常是硅或者锗;但对于量子计算的选材,仍然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设计和开发。

狄拉克锥提升石墨烯性质

所谓「狄拉克锥(Dirac cone)」 是指一种独特的能带结构,其能带在分离填充和未填充电子的费米能级处呈上下对顶的圆锥形。由于这种能带结构满足描述相对论粒子能量─动量关系的狄拉克方程,因此被称为狄拉克锥。

石墨烯(Graphene)是具有蜂窝状原子结构和单层原子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二维晶体无法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预言,其自身的优异性质也使得石墨烯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中都极具潜力。尤其是狄拉克锥的存在赋予了石墨烯许多新奇的物理现像和电子性质,例如半整数、分数和分形量子霍尔效应,超高迁移率等。被誉为 「材料之王」 的石墨烯在中国正从导电添加剂、保健用品、加热膜、涂料等领域的粗放式利用,迈向医疗器械、手机散热、光伏银浆料、纺织纤维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引入量子计算机教学开放观摩

香港近年来愈加重视量子研究,(香港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新设立的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不久前引入香港首台用于教学用途的商用量子计算机,让有关量子算法的教学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温维佳教授表示,该机器较偏于应用,自己的研究属于基础理论,暂时没机会接触,但相信先进的设备能帮助其他有需要的研究人员。

香港科大物理学系教授兼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曾蓓教授介绍指,香港科大引进的量子计算机采用核磁共振原理,于常温下便可以工作,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机身只比普通计算机略大。该计算机将可实体向同学展示量子计算背后的操作原理和方法,除了香港科大师生,也开放给香港其他院校、中小学以及公众观摩使用。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